%E6%9E%97%E7%A7%80%E7%93%8A%E8%88%87%E6%B1%9D%E6%9C%89%E7%B4%84_220207.jpg)
詹坤艋
從造形空間的立足點出發,在傳統可辨識文字範疇內,發揮書法的線性藝術性格。
2005年以「界限內的舞者」為題,在新竹教育大學美術系藝術空間,是探索書法美學疆界的首次大型個人展。
2019年,舞者的初衷與成熟,化為「點線圓舞曲」,在筆畫造型之中激盪昂揚,發表十多年累積的所思所學。
2022年,書法為一生舞臺職志,自是形成探索的軌跡與脈絡。引用京劇戴鬍鬚的老生—鬚生,以「鬚生游藝:有意味的形式」 為題,讓黑白舞臺上的躍動探索,走成自我的台步軌跡,游藝於有意味(有感情)的形式(純粹的造形)。
【學歷】
國立新竹師院美勞教學碩士
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四十學分班結業
國立臺中師院語教系
省立臺中師專畢業
【領域】
書法教育研究、古典書法與現代書法融合探討、視知覺的空間均衡樣式及水墨畫等
【經歷】
曾任中華弘道書學會理事長(第五屆),現為榮譽理事長
曾任臺中市書法學會理事長(第二十屆),現為榮譽理事長
曾任中國書法學會諮詢委員(第十八屆),現為理事(19/20屆)
曾任臺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書法輔導員(1995–1998)
僑務委員會海外書畫講座(2006–2015)
東南亞僑校國中小教師書法研習講座(2014/2015,菲律賓、泰國、馬來西亞)
廣東省韓山師院書法客座教授(2007– 迄今)
廣東省嶺南教育研究院國中小教師書法培訓班專任(2014.2016.2018)
中華弘道書學會台灣省書法種子教師講座(2009–迄今)
臺中市五權國中美術班書法指導老師(2003)
臺中市大勇國小崇倫國中愛心志工書法指導老師(2004– 迄今)
【歷年展覽】
一、個展
2022 高雄市明宗書法藝術館「鬚生游藝」書法個展
2019 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「點線圓舞曲」美術家接力展
2005 國立新竹師院藝術空間「界限內的舞者」書法創作個展
1997 臺中市立文化中心「詹坤艋書畫個展」
二、聯展
2021 新竹縣文化中心,竹師芳華、清華大學校友書法聯展
2020 明宗書法藝術館,中師中部校友美展
2020 南投縣文化局師生展(黑白)
2020 臺東生活美學館,迎旭東臺十人書法展
2019/2015 日本鳥取縣書道聯合會與臺中市書法學會交流展
2018 弘道戊戌廣州七人聯展
2018 廣東省韓山師範學院弘道傳薪展
2017 南投縣草屯鎮公所圖書館九九峰藝廊師生展
2017 臺中市屯區藝文中心國際書法展
2015 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藝廊師生展
2014 雲林縣斗六公誠國小藝廊師生展
2013 逢甲大學圖書館,中華弘道書學會捐贈書法作品展
2013 書香一脈/ 徐州.臺中書法交流展
1996 臺中市立文化中心,文英館師生書法成果展
1990 臺中市立文化中心,三人書畫聯展
1989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,雙人書畫聯展
三、其他
國內外書會社團邀請展眾多(略)
【著作】
-
詹坤艋「有意味的形式 多元章法的書寫創作賞析」,書法教育月刊,2022年4月號。
-
詹坤艋 「從視知覺淺述書法創作表現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9),頁1-9。
-
詹坤艋 「框裡框外--書寫節奏 律動與虛白賞析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9),頁19-22。
-
詹坤艋 「從視覺線(Visual Lines)探析書寫映帶的表現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6),頁33-41。
-
詹坤艋 「懷素論書帖鑑賞探析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6),頁26-29。
-
詹坤艋 「從傳統與創新--試探陳其銓書法藝術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5),頁40-50。
-
詹坤艋 「心手相師 澄懷游藝--品味林幸雄教授水墨畫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4),頁42-44。
-
詹坤艋 「書法結構均衡要件與樣式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100),頁25-36。
-
詹坤艋 「書法源流」,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電子刊物,2011。
-
詹坤艋 「詹安泰(1902~1967)書法欣賞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99),頁1-14。
-
詹坤艋 「融天機於自得 會群妙於一心--張穆希書法品讀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99),頁45-51。
-
詹坤艋 「書法結構均衡定位教學探析--歐書為例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96),頁23-27。
-
詹坤艋 「從相反比較談書法表現」,中華弘道書學會刊,(民95),頁15-20。
-
詹坤艋,《九宮格與書法造形結構關係探討研究-以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為例》,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畢業論文,2004。
-
詹坤艋,《詹坤艋書畫選集》,個展圖錄:1997。
-
詹坤艋 「書法的定位之教學研究」,進修暨推廣部學士學位進修班獨立研究專輯,2卷(民82),頁283-313。
-
詹坤艋 「書法結構定位教學探究」,國教輔導,31:5=289卷(民81),頁25-30。